只是这些都留给郭玥头疼罢。
第2章
过了县试,就忙着过年。应天府几个过了县试的书生,送来了帖子,约郭玥出去一起会文。郭菀央生怕走出多了,认得人太多,将来与郭玥不好交接,就借口家中才发生过事情,无心出游与人交会,一概拒绝了。却不想丁氏知道了这件事,却将郭菀央叫来教训道:“虽然家中才发生过事情,但是你若是要给你姨娘争脸,就要下足了心思将这个考试给考出来。等你考出来,不管你姨娘在哪里,也是高兴的。你也不用担心出外与人交游要花钱的事情,我另外给你备了两个荷包呢,该买什么就买什么,该怎么花就怎么花。”
居然主动送钱来了。郭菀央不免心中暗笑,这一顿好打果然起作用了。
虽然是冤枉她,不过郭菀央心中却没有丝毫歉意。当下笑着道谢了,又情真意切的说道:“儿子其实也不是担心银钱的事情,自从回家以来,衣食上都有母亲打理妥帖,儿子手上也有几个赏赐……儿子只是有些怕生罢了。”
听儿子说怕生,丁氏又是好一番鼓励。
被丁氏这么鼓励着,郭菀央也觉得,自己如果真的不愿意出去走一遭,真的是对不起郭家对不起丁氏了,又想起自己另一个计划,若是能邀请一大群男子进家门来,却是最好不不过。于是沉吟着说道:“现在朝廷都讲孝道,虽然姨娘只是一个下人,然而毕竟是儿子的生母。现在去外面参与文会,若是主持之人多安排酒席宴饮,儿子不参与,未免给人太不近人情之感。若是参与了,只怕将来也留给别人一个攻击的余地。所以儿子也想起要全数拒绝。可是依照母亲所言,这种聚会,对于顺利通过童子试,是大有好处。所以儿子为难了。除非能将会文的书生,都邀请进咱们家门来……只是那样……似乎太麻烦了,老太太不见得肯……”却是吞吞吐吐,一副胆怯的形貌了。
自从前些日子被丈夫打了一顿之后,丁氏就想方设法要修好与这个儿子之间的关系。听儿子这样羞羞涩涩欲言又止,当下就抚摸着儿子头,说道:“好孩子,这又有什么为难的,老太太正疼着你呢,哪里会不同意?我们家的园子西边都是空着的,只要与来会的客人说上一声,不要往东边走,事情也就结了。我们自己来安排饮食上的事情,只要简朴一些,将来传出去,谁也不能说你怎样……嗯,再说我们家有两个秀才,两个过了县试的,宴请这些书生,账完全可以挂在公中。”
郭菀央知道,自己这个十岁县试一等,丁氏是觉得脸上非常有光,巴着劲要炫耀呢。当下迟疑了一下,就答应了,说道:“既然要出公中的钱,母亲还是要与老太太报告一声,还有请哪些人,文会什么题目,也要三位兄长一起下帖子,文先生一起商量。”想了想,又告诉说道:“既然在园子里请客,那……要么母亲就将两个姐姐都招呼到东跨院来。万一有不识相不知道规矩的,冲撞了不好。”
丁氏听见儿子答应,当下笑了,说道:“儿子想得周到。”
丁氏喜滋滋去了。当下将事情就安排下来。时间就定在腊月初九,趁着园子梅花开了,开一个文会。郭菀央就对着县试名单,就着自己先前接到的帖子,随意写了四人。又请文仲山做主请了五个人,一共是九人。三房那边的兄弟,每人都宴请了十来个人,加起来也就有六十几个人了。六十几个人不算多,就将园子里空着的留香居打扫了,又将长廊收拾出来,摆上笔墨,也就行了。又在园子的中间,那条小河边上,拉出了一条红丝带,就是告诉那些学子们,不要往东边走的意思。
因为前面养荣堂老侯爷要静养,人来人往颇为不妥,于是就将园子的后门打开了,凡是来到角门的客人,都有家丁引路,绕过半个侯府,从后门进入园子。
因为四个公子要参加文会,所以文仲山也将家塾给散了,让学生们都休息一日。
郭菀央一早上就起来了,早有准备的小桃等人,快手快脚将洗脸水给郭菀央端过来,又将郭菀央的头发给梳起来了,小桃又拿出束发嵌宝紫金冠,说道:“这是前几天老太太赏赐下的,不如今天就戴上?”
郭菀央笑着摇摇头,说道:“我横竖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,人人都知道是一个没地位的庶子,又不过是寻常书生的聚会,装这么富贵做什么。随便拿根簪子笼一下就行了。”
小桃见四公子拒绝,不免略略有些失望。只能根据郭菀央的吩咐,拿了一根簪子一条抹额将头发给束了。碧草拿出一件金缎锈工笔山水楼台圆领袍,见这边没有戴冠,于是笑着将衣服给收起来,说道:“既然朴素了,这么衣服也搭配不上。”拿出一件雪青底子白色玉兰印花半袖圆领袍,束上宝蓝色的丝带。又拿出一件天青色的出风毛大氅,给郭菀央披上了,说道:“这几天虽然还不曾下雪,但是好歹要防风。”转头却不见了茱萸,不由笑着说道:“茱萸这惫懒的丫头,却不知做什么去了。”
郭菀央笑道:“不定是上外面出恭去了……方才我见她捂着肚子出去了。”
小桃不由抿嘴笑道:“公子,出恭这个词……也是您能说的。您可是尊贵的人。”
郭菀央笑道:“难不成说大便不成。”
这句话……更是粗俗不堪,于是一房子人都笑了,将茱萸去了哪里的问题抛在脑后。
四兄弟齐聚在后园门口,迎接前来参与聚会的书生。绝大多数学子都还是二十岁或者不到二十岁的年纪,也有少数上了三十的。至于四十岁以上的老童生,应天府并非没有,不过郭家四兄弟却不想将他们邀请过来。毕竟,郭家四兄弟,都是少年才子,而且门第高贵,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。
这样的人,交往的自然也应该是少年才子。也邀请了少数参与科举的勋贵子弟,不过这样的人,数量上很成问题,与郭家关系良好又读书的勋贵子弟更是稀有动物,因此也就不值一提了。
郭菀央站在门口,徒劳的想要记住这群书生每个人的名字,却发觉那是徒劳的。人太多了,而且这些书生都是差不多的打扮,连脸上那些笑容都是极端相似……绝大多数笑容都是带着谄媚的,一群人很是恭维了四兄弟尤其是郭玥了一番。十岁过县试,十一岁或者就可以过童子试的人才,确实不多见。
规规矩矩的与这群书生们见礼,然后由大哥主持,请几个年长的书生们出几个题目,大家讨论这几个题目,或者其中
有些学生有几个独到的见解,于是大家都很客气的称赞了。接着就是大家分头写文章,写完了文章再相互交流。郭菀央自然也规规矩矩写了,不算太出色,却也不算太差劲,勉强中流罢了。
正在评判的时候,却见前面郭琳的婢女急冲冲赶来,低声向郭琳说了几句。郭琳一怔,随即面露喜色,打断了正在做评论的书生那絮絮叨叨滔滔不绝老生常谈的评语,举手说道:“诸位,有天大的喜事!”
一群人都将目光转向郭琳,有人就叫起来:“郭琳兄,却不知有什么喜事?”
郭琳大声说道:“皇太孙殿下微服上国子监,却听闻了今天这里的一场盛会……于是就命车驾往这边来了!”
一句话落下,四面的书生就欢声雷动。于是没心思的急忙修整服装,有心思的急忙拿回自己的文章打算修改,还有的开始构思想要一鸣惊人写两首诗,还有的就开始冥思苦想怎样与太孙殿下搭上两句话……
郭珮说道:“大家都与小弟一道,前往后门口接驾去罢!”
一群人就闹哄哄往后门口去了。又有书生开口询问:“郭琳兄,太孙殿下是从后门进来么?”
郭琳回头,笑着解释:“太孙殿下方才已经传话过来了。他这是微服,不想惊动太大,也不想给臣子家造成不便,因此就与大家一般,从后门进入……太孙殿下如此体恤下臣,我武定侯府足感其情……”
于是称赞的声音啧啧想起,一群书生,争先恐后的往后门口行去。
郭菀央落在最后。她身材矮小,衣着普通,落在最后也不显眼。一边慢悠悠的跟着,一边却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。
这就是亲民?这就是体恤功臣?人来没有来,先吩咐这边接驾了,让这群书生将手中的文章都先放下,正常的程序全部打乱……郭菀央不由想起慈云庵那次赏花,那锦衣卫可是将自己当做刺客揪出来的。
一边慢悠悠跟着,一边却将这位太孙鄙视了一千遍。